都是,也不,秉性,人性,你心

提問: 人性 問題補充: 人性中有善的一面,也有惡的一面,曾經再我受到別人欺騙或者傷害的時候,我心里也會出現惡的念頭,比如說希望他倒霉\或者是遇到什么禍事\或者是我去暗地里傷害他,但同時心里理性的一面又會勸說自己去寬容他,想一些名人忍耐的故事等等.所以,在姐姐說因為父母小時候對她不夠好,不公平而對她造成了傷害而恨我,并且說了很多狠話,,造成了我抑郁了好長時間,生活和事業受到極大影響,而她卻并不關心時,我在想她心里面是否也有那些壞的一面,比如報復\希望補償\希望對方的生活或事業受損,另外心里面也有好的一面,比如都希望親人能夠延續下去\能夠過得好之類的.但以前我做過的心理咨詢,醫生告訴我親姐再怎么說也不會希望自己的弟弟過得不好;我覺得我始終對這樣的說法有懷疑,我總是覺得她的言行是善惡兩方面斗爭的結果,并不能肯定她心理沒有那些惡的想法.我不知道該怎么看待這種觀點,請大師們指正,謝謝! 医师解答: 希望我所說能解開你心中的疑問.我不對你強調什么,也不會教你應該怎么做.我說一下從客觀上對人性的理解.古語說,人之初,性本善;性相近習相遠.從這句話里理解呢,人性本來都是一樣的,也就是一種純凈的狀態,這種純凈的狀態也可以說成是善,所以叫人之初性本善.雖然人性無別,但是人的后天觀念卻千差萬別,所以從表面上看人才有了善惡之分.不管是傳統觀念也好,還是當今新時代的觀念也好,都屬于后天觀念.不過在人們眼里,傳統觀念要比新時代觀念更仁義理智,所以人們往往用傳統觀念來衡量一個人的好壞.由于中國人傳統文化底蘊深厚,處處事事上都在有意無意地用傳統的觀念文化來約束和斗爭自己.這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良心上的爭斗,哪一方面的觀念占上風,人就表現出哪一面.除了這些之外,人們還有一個共性很難超脫出去,就是人的自我、自私的秉性.再具體點用三個詞來形容就是:貪婪、忿恨、愚癡。人處在矛盾中的時候往往是這三種秉性在大腦里交織運作,很容易讓人理智變弱。同時,大腦中的斗爭結果也在受周圍環境的制約。比如,周圍都是和睦融洽的環境,出于顧慮心個別人也不容易做出額外不好的事來。那么,大腦在斗爭過程中,好的壞的念頭都會出現,這也是個現實問題。所以,不能憑大腦里閃過什么念頭來定人的好壞。那么,我們為什么提倡與人為善呢?因為與人為善能化解矛盾,使壞事變好事,或者是能讓惡事止住不再沿續。而惡念不僅能使壞事更壞,而且還能讓好事變壞事。再者,由于我們的局限性,人都看不透一件事的真正原因或者說真實情況,都是在用自私的一面妄加猜測別人如何如何。這樣容易導致我們被自認為的假象蒙蔽,從而做出不理智的選擇。提問的朋友說得很好,寬容和忍耐是一種良藥,她能驅走我們內心的晦暗.如果沒有這種藥,我們將會變得親不親、友不友、義不義、仁不仁......。還有,社會上大多數的人都有道德底線,在不突破道德底線的情況下,人們會一些不同的方式表達內心的不滿。比如,發牢騷、說狠話、動手等。因為人的底線有差別,所以采用方式的深淺程度也會不一樣。人們用不同的標準衡量一個人,得到的看法肯定會不一樣。我們盡量不要把一個人看死,那說明我們觀念太窄太自以為是.我們盡量站在一個寬容仁慈的角度去看人,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理解他.我先說到這吧!可能還是面有點窄,不知能不能解開你心中的結.最后,祝你能開開心心每一天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eyia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